「冰箱裡有冷凍披薩,你會熱來吃嗎?」準備出門前我問兒子。有哪個16歲的孩子不愛吃披薩呢?「記得要配沙拉,」我想讓他吃得健康,就又交代了一句。然而,當我看了一眼披薩盒子上的成分表,心中開始動搖。
這塊義大利式臘腸披薩看似無害,實則不只鹽分、飽和脂肪及糖的含量過高,而且還有一些神祕的成分,像是葡萄糖漿、葡萄糖、酵母萃取物以及亞硝酸鈉。在自己與朋友外出的晚上,我到底讓兒子吃了什麼?我決心理個清楚。
今天,全球18歲以上的成年人有39%體重過重,13%肥胖。體重過重可能導致許多致命的健康問題,例如糖尿病、心臟病、癌症。體重會過重,原因之一是食用過多超加工食品或是簡便食品,其中含有添加劑以及其他我們意想不到的成分。
即使大多數國家均要求食品廠商在包裝食品上列出所有成分,以幫助消費者做出健康選擇,但有研究顯示,消費者越來越傾向選購含有不健康成分的加工食品。
澳洲民眾的飲食有42%屬於超加工食品,例如即食餐點、工廠生產的麵包、點心、含糖穀片以及加糖飲料。2019年紐西蘭一項研究發現,超市貨架上的包裝食品超過三分之二皆可歸類為超加工。
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加工食品與飲料的隨處可得助長了全球的糖尿病和肥胖症發生率。全球農業與糧食系統促進營養研究小組於2016年公布的報告發現,東南亞地區的飲食習慣正從傳統以澱粉為主,轉變為富含脂肪、蛋白質、乳製品和糖,而且大多都是包裝和加工食品。
報告認為此一趨勢應歸咎於飲食大環境的改變。諸如水果蔬菜的健康食物在大多數國家變得越來越貴,反倒不健康的食物和速食越來越便宜,而且更容易買到。
年輕時就開始攝取不健康的食物的人可能會早逝。西班牙一項研究追蹤近兩萬名大學畢業生14年,計畫開始時參與者平均年齡為37.6歲,到了2019年其中有335人過世。他們的主要死因為癌症。研究人員發現,吃最多超加工食品的參與者(每日超過4份)在研究期間死亡的可能性高出62%。同時,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比較可能高於吃最少超加工食品的人。
更加深入地研究後,我對於每日精緻飲食中某些添加的成分,以及添加物對健康的影響,大感驚訝。以下是一些你我常吃的加工食品及其成分,人人都應盡量少吃。
添加糖
不論紅糖或白糖、蜂蜜、玉米糖漿、蔗糖,甚至濃縮果汁,把任何種類的糖加到食物裡面,都會誘使我們吃下更多的糖,可能導致體重節節攀升。這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健康的添加糖。
添加糖無所不在。它們藏在嬰兒食品、番茄醬、義大利麵醬、即食餐點以及洋芋片中,不勝枚舉。
即使某些以健康早餐穀片為訴求的穀麥片裡也藏着添加糖。「不妨嘗試改吃纖維含量更高的麩片,或用低脂牛奶或脫脂牛奶煮燕麥粥,」英國營養學家賽門.史汀森建議。「再加上一根切片香蕉或一把莓果。每日建議五份蔬果,這樣就成其中一份了。」
2014年一項大型研究顯示,攝取的添加糖熱量在飲食總熱量中占比超過25%的人,死於心臟病的機率約為糖攝取量低於10%者的三倍。
2019年一項廣及歐洲10國,超過45萬人參與的研究發現,每天飲用含糖飲料超過一杯的人(這類飲料是我們飲食當中的糖分主要來源)與每月喝少於一杯的人相比,死於消化道疾病(像是肝病、胰臟及腸道疾病)的機率高出59%。
有時候食品成分標籤上只簡單寫了「糖」,但如果在成分表上的位置越前面,代表產品中有越多的糖分。如果添加物的英文名稱是以ose結尾,例如sucrose(蔗糖)、glucose(葡萄糖)、maltose(麥芽糖)、fructose(果糖),這些都是糖。另外,糖蜜、龍舌蘭糖漿和水解澱粉也是添加的糖。
人工甜味劑
含有合成甜味劑的飲料隨處可見。我們看到的可能是「健怡」、「無糖」、「零糖」或是「低卡」等字樣,但建議消費者查查成分表,確認有無阿斯巴甜(E951)、安賽蜜(E950)、糖精(E954)、蔗糖素(E955),或者上述成分的組合。
千萬別以為只要不含天然糖分就對健康有益。去年有三項研究發現,猛灌人工甜味劑飲料和所有原因導致的早逝有關聯。
「與少喝這類飲料(每個月少於一杯)的人相比,每天至少喝兩杯的人死於中風、心臟病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高出52%,」愛爾蘭營養專家艾美.茉莉解釋。健怡可樂、檸檬汁、通寧水、運動飲料、稀釋糖漿和果汁汽水、加糖果汁——對任何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不論是否有氣泡,都要當心。
所有專家的呼籲是異口同聲的:多喝水。聽起來很乏味嗎?不妨在氣泡水或一般的水裡加一片檸檬、薄荷或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