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號「科學大哥」的美國電視節目主持人比爾.奈最近說:「每一個在美國航太總署、Google或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工作的人,都是10歲以前就對科學深感興趣。這話可是有憑有據。如果不是10歲,就是11或12歲,但不會是17歲。我敢打包票。」
比爾現年63歲,但他靈魂裡那個10歲的孩子仍清楚可見。誰的工作能結合自己由衷的快樂與人的深層需求,誰身上就看得到這個10歲的小孩。
曾獲奧斯卡獎的電影剪接師華特.莫屈,也在童年階段就發現了自己熱衷什麼。雖然他的事業比從小嶄露頭角的科學高手更加曲折,但或許也更典型。曾有人告訴他,像孩子一樣玩下去是不能謀生的──指的是他成天遊手好閒,用朋友父親的錄音機嘗試各種音效。於是他進入諸如工程與海洋學的實用行業。40多年後,莫屈進入電影業,有天他忽然發現,影像剪輯這份新工作感覺很對味:和多年前在朋友家地下室剪接音效搔到同樣的癢處。「我做的事簡直就和10歲時讓自己興奮的事一模一樣,」他說。
莫屈很好奇,他是不是碰巧發現了一項通則:多數人在9到11歲之間真心喜愛的事,會不會就是長大後真正該做的工作?他認為,若真是如此,那我們對人生滿不滿意,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能否精確地想起這件事是什麼──想起在那個內心所望初次萌發的特殊的人生發展階段,自己是什麼模樣。
我曾為了寫書做過研究,從中發現一項似乎符合莫屈見解的模式。在我仔細研究數百則中年轉業故事的過程中,「10歲法則」反復出現。這些人晚了幾十年才碰上「就是這個」的時刻。在此之前,他們聽從父母、師長與其他好意長輩的指示選擇職業,因而扼殺了自己的愛好與真我。在「遲來總比不來好」的修正過程中,他們回歸早年的興趣,循著本已存在的坐標前進。
這個傾向令人驚訝,因此我寫完書後,開始告訴每個面臨中年困境的人:「想想10歲時的自己。如果當時有寫日記,找出來。如果和當時的朋友仍有聯絡,打電話給他們,問他們你是什麼樣的人。」
10歲有什麼特別之處?
10歲的孩子是小小的超級英雄,許多方面已達到顛峰。陪孩子參加過足球訓練或比賽的家長會告訴你,這時他們的身體協調性忽然成形了。芝加哥大學的科學家裡昂尼德.加夫里洛夫指出:「如果能維持10歲時的身體機能,人類平均年齡大約會是五千歲。」發育確實可能慢個一、兩年,但那只是外表,真正的好戲在大腦裡上演。
10歲的孩子好像剛從生物學院學成畢業,要進而轉學哲學,盡力去理解人人終將一死的事實。10歲孩子的頻寬暴增,幫助他們調和思考與感受的差別。
一夕之間,10歲的孩子可能變得直言不諱。「你們很無聊,」母親要求大女兒別邊吃飯邊讀《哈利波特》,她可能脫口而出這麼一句,大挫母親銳氣。「爸爸只會聊運動,你只談工作。還有你的新眼鏡很醜。我可是實話實說。」她的聲音冷淡不帶感情,「至於你的髮型,我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說。」
但接下來彷彿才一眨眼,這丫頭又變得和含羞草一樣敏感。只不過,她不是敏銳察覺父母的感受,而是意識到世上充滿與她不同、感受也不同的人。這就是同理心的開始。
大約10歲時,品味開始萌芽。(家長們注意了:讓孩子多接觸美的事物,少碰醜陋的玩意兒,因為孩子這時喜歡上的東西會記得一輩子。)10歲時就像車燈切換成大燈,照亮前方的道路。職業運動員這時會選擇自己的運動項目。一輩子根深柢固的歸屬關係開始鞏固。世界觀也在這階段開始形成,成為政治傾向的源泉。美國康乃爾大學的心理學家發現,對於環保運動的投入通常可直接回溯到孩子在11歲前接觸「荒野自然」的經歷。
當孩子開始理解自己是誰,他們也開始思索未來人生──有時還想得相當仔細。黛比.米曼是美國的平面設計師,她在成年後發現一張小時候畫的圖,說道:「那張圖預告了我整個人生。」10歲的小黛比站在紐約曼哈頓的街頭。「我和母親一塊兒上街,沿途有建築、公車、計程車與清潔工。我幫每樣東西加標示。馬路中央有一輛送貨卡車,側面寫著『樂事洋芋片』。」多年後米曼找到這張舊畫作時,在紐約市以繪製商標為業,已在職場打滾多年。她有個客戶是百事公司,正是樂事洋芋片製造商菲多利的母公司!
美國作家瑪莉.卡爾透露:「我還留著小學四年級的日記──真的是10歲的樣子。其中一篇寫著:『長大以後,我要一半寫詩,一半寫自傳。』我還寫道:『我不是一個功課很好的孩子,長大可能會一團混亂。』」卡爾的人生起起伏伏,曾住進精神療養院,但後來成為知名回憶錄作家,出了三本深受好評的暢銷書。
蓋瑞.範納洽是在白俄羅斯出生的美國企業家,自稱「數位媒體的拚命三郎」。最近他找出小學四年級的紀念冊,上面貼滿一支美式足球隊的球員照片──他新故鄉的紐約噴射機隊。他回憶道:「對我來說,這是我對美國的最初體驗。那大概就是我關註美國一切事物的開始。」如今44歲的範納洽仍舊很愛紐約噴射機隊,只不過方式有所不同。他想買下這支球隊。
他可能真的會買。
「內心小孩」這個詞彙在千禧年到來前後被打入冷宮,但該是讓它重見天日的時候了。內心小孩橫遭扼殺的聲音,太需要我們去聆聽了,尤其是我們心中那個10歲的孩子。
10歲是人生發展的甜蜜點。這個歲數夠大,知道什麼能讓人快樂,但又不像大人那麼老成,會以實際或「現實」的理由澆熄內心的熱情。換言之,10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蘊藏著我們的原始編碼。過去曾有高達85%的美國人表示,他們無法在工作上找到太多意義,寧願少拿點薪水,換取更有成就感的職位。什麼能讓我們感到滿足?在網路無處不在的今天,最可靠的訊號已淹沒在眾聲喧嘩之中。但用心聆聽,還是聽得出來。
從大腦執行功能的長進來衡量,10歲的孩子即將體驗一生中智力增加最快的階段。但有得亦有失。孩提時代天馬行空的思維會被實際與邏輯取代。打個比方,10歲的孩子正從夢想家過渡到律師。
「我在11歲之前,是真正的藝術家,」美國漫畫家莉安娜.芬克在近期訪談中憶述。但是她從11歲開始想成為「專業人士」,結果改變了之後的一切。研究顯示,開放的性格和孩童般的接受度和好奇心有關,但會隨年齡增長而減弱。所以,藝術家一生的功課就是鬆綁。千辛萬苦學會了煞車,現在卻要讓腳離開煞車板。
但要留意的是,找回內心小孩的整個過程很複雜。不光是因為大多數人很久沒見到這個孩子了。即使能完全想起10歲時令我們欣喜的事,仍得把那種感覺依照今天所處的成人世界加以調整。我們要讓童年的天賦成熟,套句美國作家詹姆斯.阿圖徹最近的說法:以目前的生活為天分賦予價值。
即使10歲時的日記清楚記載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今天也很難兌現。我10歲時想進廣告公司。妻子或許真的希望我追尋了這個願望,掙錢買下了帶大院子的別墅。可是話又說回來,如果真是那樣,我就要天天做廣告為除皺霜之類的產品吶喊叫賣。所以,我想這其中的祕訣是:先傾聽你10歲時的聲音,再根據今天可承受的情況加以過濾,然後安心接受得到的結果。
(CRD200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