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健康長壽秘訣
Getty Images

全球約五千萬人患有失智症,更有許多報導預測這個數字只會隨著人口高齡化而持續攀升,因此我們輕易會以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呈現增加的趨勢。但事實正好相反:在年滿六十五歲的人當中,失智症病患比例其實正在下降。如果罹患失智症的總人數在上升,那是因為現在我們很多人比前幾代更為長壽,而越長壽,越容易患與高齡相關的疾病。

什麼是失智症?失智症是思考、記憶,以及機能嚴重受損等一系列相關的症狀。雖然大多數失智病例與阿茲海默氏症有關,但也可能起因於其他疾病,包括帕金森氏症以及心血管疾病。二○一七年醫學學術期刊《刺胳針》刊載的一篇失智症近期研究回顧發現,高血壓、肥胖、未經治療的憂鬱症,以及聽力喪失等七種病症,會提高失智症的風險。

幸好,報告作者之一的倫敦大學學院精神醫學部吉兒.列文斯頓教授認為,若能改善上述各生活形態因數,應能消除至少百分之三十五由其引起的失智症。但這一估計可能尚嫌保守。

英國之外,美國、丹麥、瑞典以及其他地方的研究均顯示,現在要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有可能活得長久同時免受失智症的折磨。甚至對腦內已出現某些與失智症相關生理變化的人來說,可能亦是如此。這種大腦異常有時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會摧毀記憶、溝通,以及理解世事的能力。然而,即使損傷出現,有些人對失智仍具有強大的抵禦力。

以下五項新發現證明我們能保護大腦免於失智。

基因未必決定命運

那麼,基因是怎麼回事?基因不是讓某些人註定難逃失智嗎?就侵襲三十到五十歲罕見的早發性阿茲海默氏症而言,基因確實是決定要素。但晚發性失智卻非如此。

列文斯頓教授說:「在年過六十五歲的族群中,提高罹患阿茲海默氏症風險的常見基因稱為APOE-4。」但她指出,並非所有帶APOE-4基因的人都會得這種病,也並非所有罹患失智症的人都帶有APOE-4基因。根據列文斯頓教授的說法,「只有大約百分之七的失智症,病因出在APOE-4基因上。」

活躍的大腦更健康

美國拉許大學阿茲海默氏症中心自一九九七年以來持續進行的研究已顯示,「認知活動越活躍,認知能力就越強,」拉許大學神經學教授亞巨集.布赫曼說道。他列舉了常見的智能活動,諸如閱讀、寫信,以及經常搜尋和學習諸如外語等新知。拉許大學的研究發現,受試對象晚年生活中此類活動越多,心智能力的下降程度就越小。

不過,仍有一道重要的問題未獲解答:這些人在大腦出現生理變化後,能躲得過失智症嗎?由於所有研究對象皆同意死後捐出大腦以供解剖,研究人員得到了答案。受試者捐贈的大腦生理狀況與一般八、九十歲或年紀更大者的大腦並無二致,包括其中的異常狀況。但這些異常對於保持心智活躍的人並未造成預期的損害。

目前對此現象的主流解釋是,這些大腦富含科學家所稱的認知「儲備」,是一種可供取用的灰質寶庫,能補償高齡所帶來的變化。

但如果那不僅僅是大腦的「儲備」呢?如果是形成全新腦細胞以補償受損的細胞呢?二○一九年五月發表於科學學術期刊《細胞》的一篇論文指出,有證據顯示,在七十九到九十九歲之間死亡的研究對象,他們的大腦終其一生不斷長出新的神經元——甚至持續到九十五歲之後。不論大腦是否異常,晚年的認知功能越好,長出的新神經元就越多。生活形態會影響神經元增生嗎?目前仍需更多研究,但蘊含的可能性十分吸引人。

吃得健康,大腦更健康

二○○六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只要遵守地中海式飲食(多吃全穀物、水果、蔬菜、橄欖油以及魚類,少吃肉類及甜食),就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達百分之四十。

今日研究人員又更進一步證實飲食與失智症之間的關聯,並創造出直接針對大腦健康的心智飲食法。心智飲食法結合了地中海與「得舒」(DASH)飲食法(限制甜食、精製穀物、油炸食品以及速食、紅肉、奶油、乳酪)。目前已證實這種組合可減少認知能力下降約百分之五十。

二○一八年於學術期刊《神經學》出版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全面的健康飲食是減少認知能力下降的關鍵。荷蘭伊拉斯謨斯大學醫學中心的寶琳.克羅爾是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她認為,過於偏狹地側重任何一種食物,可能會因小失大。「我們額外分析了是否有個別食物牽一髮動全身,影響全面的飲食品質,但並無發現。要緊的是飲食的整體。」

飲食健康的老年人,不管他們的飲食較接近荷蘭飲食指南、地中海式飲食,還是其他公認的健康飲食習慣,大腦都比較大,也因此比較健康。健康的飲食方式有一個共同點,它們強調以植物為主,少吃加工食品。

運動,最佳防禦之道

遵循地中海式飲食加上規律運動,可降低百分之六十七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這早已是公認的事實,而近期關於運動成效的研究,更令人覺得希望無窮。

自一九九四年以來,拉許大學阿茲海默氏症中心持續追蹤一群老年人(最初的成員去世後由新人遞補加入),試圖理出為什麼某些人的認知能力衰退,而另一些人卻能夠維持健康。受試者加入時的年齡平均八十歲出頭。

拉許大學的布赫曼教授說:「我們從二○○五年開始使用腕戴式儀表測量身體活動。」這些儀表的測量範圍很廣,從掃地、打理花園到比較正式的運動,例如騎腳踏車都包括在內。「我們發現,運動量較大的人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較低。久而久之,他們認知能力衰退的速度也變慢了。」這項研究仍在持續進行當中。

受試者過世後捐出大腦以供解剖。研究人員發現,如同保持心智活躍,維持體能活動有助於彌補認知能力的下滑。布赫曼教授說:「不管大腦被偵測到有什麼樣的異常,都不影響運動給認知能力帶來的益處,運動越多,認知能力越強。」

拉許大學的這項研究在受試者八十多歲時才開始量測他們的活動量,因此無法告訴我們從幾歲開始運動才能獲益。但目前已證明,在任何年齡活動筋骨似乎都有幫助。二○一八年十二月的《神經學》期刊中有一項研究指出,出現思考障礙但尚未發展成失智症的老年人,每週從事三次有氧運動、每次三十五分鐘、為期六個月者,在集中注意力、善於規畫和完成認知任務方面都有改善。

對心好,對腦就好

許多研究人員都發現失智症與糖尿病、肥胖、高膽固醇、心房震顫以及高血壓有關聯。每一種影響心臟健康的因素也會對認知功能帶來風險,例如,高血壓就與可能影響認知能力的腦內小損傷有關。

伊拉斯謨斯大學醫學中心的西爾梵.利切爾博士說:「對心臟好的東西對大腦也有益。我認為這件事應該多加宣傳。」針對心臟健康的飲食與運動,與針對大腦健康的飲食與運動大致相同。

布赫曼教授說:「目前我們得到的重要訊息是,降低老年罹患失智症的風險,維持老化時大腦的健康並非不可能。」所有人不論年齡大小,都有能力做出微小的改變,提高終身免受失智痛苦的機會。

(CRD2001-58)

心動不如行動 — 馬上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