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ISTOCK

PHOTO: ISTOCK

壞消息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儘管有3/4患者的年齡超過65歲,但中風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層。

好消息  醫學進步意味有更多人在發生腦血管意外後,仍可保住性命。

傳統的中風復健都是以恢復基本功能(例如走路)為主,並認為一年後就難再進步。但現有證據顯示,可以繼續接受治療,而規律運動能帶來持續且重要的好處。

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研究發現,騎固定式動力腳踏車運動,對於中風患者重新學習日常生活技能,以及改善雙臂的運動功能,裨益良多。

也有其他研究顯示,中風很久之後,運動仍可改善患者的靈活度,並可降低身體機能的衰退,而身體機能衰退可能引發另一次中風。經醫師同意後,運動應盡早開始,並持之以恆。

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附設醫院血管神經科醫師澤比爾.烏拉說:「中風後的頭幾天,就算患者無法移動手腳,我都會要他們想像自己的手腳能動。」他正在研究中風後24小時內從事有氧運動帶來的好處。他指出: 「有研究顯示,想像自己在做動作時大腦活化的部位,和真正在做動作時會活化的部位,非常接近。」

另外,改善飲食、戒菸、經常運動、控制高血壓和膽固醇,中風的危險就會大幅降低。

不要急於駕車

運動應盡快開始,但不是所有的活動都是。在2015年國際中風大會上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中風不久的駕駛人在做複雜的開車動作時,比較容易出錯。

心動不如行動 — 馬上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