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 istock

Photo: iSTOCK


短期壓力能夠提升我們的免疫力、增進生產力,但若壓力經久不去,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陷入掙扎。以下是壓力已大到不利健康的幾個跡象:
斥責周遭親友  美國壓力專家凱絲琳.霍爾說,長期壓力會導致身體產生一種酶,攻擊大腦裏的分子,使人易怒、不合羣。但放任自己耽溺於負面情緒,拒人於千里之外,只會使壓力更大。霍爾說,社交往來會使身體產生提振情緒的荷爾蒙催產素,抑制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分泌。她說:「我們和朋友聚會就是想減輕壓力。」所以覺得快抓狂時,不妨發一封簡訊給朋友,邀對方喝杯咖啡,或安排每週碰面一次共進午餐,以化解壓力。
精神不集中  承受壓力時,身體會進入「戰」或「逃」的模式,傾全力保護自己遠離危險。這是害我們工作時難以集中精神、容易分心的原因。《壓力狂》一書作者海蒂.哈納說:「大腦的反應全放在了生存上。這種恐懼反應會占用大腦所有的能量,用於如何保護自己。」
看不到希望  哈納說,由於求生存是人類的天性,大腦的迴路比較會留意不利的情勢,而非有利的情況。當覺得生活一團亂、難以招架時,不妨花時間感謝生活中每一件順利進行的事。哈納說:「你必須特意練習正向思考。」
輾轉難眠  哈納說,為了幫助我們起床,一般說來,身體在早上分泌的皮質醇最多;隨着一天下來,分泌量會逐漸減少,到了晚上才能入眠。但是一旦感到壓力,身體就會不斷分泌皮質醇,於是大腦會持續處於活躍狀態,保持清醒。因為夜裏睡不好便無法得到所需的活力,所以睡眠不足可能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這時可以試着聽令人放鬆的音樂、做導引式聯想,或挑一本書來看,幫助睡意產生。
無法抗拒美食  在「戰」或「逃」的模式下,包括味覺和嗅覺等感官都會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導致原本就喜歡吃的食物看起來更加的美味。「我們會認為自己應該選擇起司漢堡和奶昔,理由是這類食物熱量高,吃了能讓我們恢復精力。」哈納說,「我們以為自己只是偶一為之,但其實環境中一直有壓力存在,所以往往就這麼養成了壞習慣。」而你該吃的是少量的堅果。這種食物已經證明具有穩定心神的效果。
感冒好不了  「戰」或「逃」的反應會引起發炎反應,保護身體免於陷入危機。但如果壓力源一直不消失,變成慢性發炎,免疫系統就可能因此開始瓦解。哈納解釋:「就好比軍隊一直在作戰,遲早會因疲累過度而難以為繼,免疫系統也會因此跟不上身體的需求。」
「性」趣缺缺  分泌性荷爾蒙的腺體也負責分泌皮質醇,所以當身體把能量放在分泌更多的皮質醇時,性慾就會低落。哈納說:「大腦把性荷爾蒙的分泌及性慾減至最小,因為相形之下,這檔事不重要。我們失去能量,也對原本看重的事失去熱情,包括與親朋好友往來。」

心動不如行動 — 馬上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