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糖尿病是國際性的公共衞生危機,一點也不為過。 估計全世界大約有四億二千二百萬人罹患糖尿病。因免疫系統攻擊胰臟而引發的第一型糖尿病,通常好發於年紀較小的人,並終身相隨。第二型糖尿病比較常見,是對通知身體吸收血糖的胰島素產生抗性所致。

全球約有三億五千萬人出現糖尿病前期的徵兆,這代表他們若不接受治療,有十分之一的機率罹患第二型糖尿病。

但現在傳來了好消息:從藥物治療、外科手術到高科技設備,近幾年已有為數可觀的治療方法展現值得期待的前景。雖然現在宣佈戰勝糖尿病尚嫌過早,但這些聰明生活的訣竅與醫學突破已為糖尿病患提供了有勝算的治療策略,以及未來無窮的希望。

針對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預防

針對第二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羣所做的隨機對照試驗顯示,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高達百分之五十八的試驗對象延遲出現糖尿病,或者沒發病。

「這項計畫才減了我一點體重,就能降低糖尿病的風險。」

作用機制

減重:即使只略減百分之五到十的體重,就能讓接近六成的人防止第二型糖尿病上身。

不吸菸:中等菸癮的癮君子,罹患 糖尿病的機率比 非吸菸者高出百分之四十四。而且戒菸之後得經過二十 年,罹病風險才能降到和不吸菸者一樣。

規律運動:就算只是區區三十分鐘的運動(例如走路),一週做五次,就能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達三成。

選擇健康的食物:遵循降低熱量和脂肪總攝取量的飲食計畫。

管理膽固醇:選擇含飽和脂肪較少的食物;理想狀況是全身來自飽和脂肪的熱量少於百分之十。

英國糖尿病專家史蒂芬.勞倫斯醫師指出,控制分量和減少脂肪的攝取是關鍵——「與藥物毫無關係。」

哈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大衞.納森也說:「脂肪細胞,尤其是腹部的脂肪,會釋出提高糖尿病風險的荷爾蒙,而只要小幅減輕體重就能降低風險。我們發現只要減掉零點九公斤,三年內得糖尿病的機率就會降低約百分之十六。」

伏糖錠(美福明)

這支藥已獲得證實,可降低葡萄糖耐受不良的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伏糖錠在美國、澳洲、紐西蘭,以及亞洲的香港、星馬廣泛用於糖尿病前期 患者。

作用機制

伏糖錠的作用是抑制肝臟製造的糖量,藉以降低血糖。 美國喬治城大學於二○一七年發表的一份評估報告顯示,這種藥能讓十五年內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百分之十八。

針對第二型糖尿病

代謝手術

以胃繞道手術(因為能讓胃變小,並繞過部分小腸而得名)或袖狀胃切除術(將胃的體積縮小約八成) 改變消化系統的路徑,是一種極端的糖尿病解決方案。但這畢竟是大手術,出現感染、出血和胃腸問題等併發症的風險雖然微小,但確實存在,而且也不是單靠它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患者會更長壽,生活品質更好,不用服藥,也沒有併發症。

作用機制

縮小胃部體積能使患者比較容易保持吃少一點,但專家依然強力建議他們要吃得健康。新近研究顯示,這種手術具有安全、持久的好處,對剛確診罹患糖尿病的人尤其如此,比如旅居德國的美國人約翰*。三十七歲的約翰三年前確診第二型糖尿病,他體重一百零七公 斤,還有高膽固醇和高血壓,所以醫師建議他做胃繞道手術。

「我當時相當年輕,原本想的是這輩子只要吞治療症狀的藥丸就行了,可是那些藥物本身也會引發問題,」約翰說。「 即使我減少糖的攝取量,第二型糖尿病仍然會造成傷害,而且老實說,糖尿病永遠不會消失。」

動完胃繞道手術四個月後,約翰瘦了二十四公斤,而且停止服用治療糖尿病、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藥物, 血糖數值也在健康的範圍內。

「我現在比手術前快樂多了,也健康多了,」 約翰說。「 我不是為了減肥才動手術,但這是讓人開心的副產品。」

研究顯示,在第二型糖尿病確診後五年內動這種手術的人,有七成到七成五的機會完全緩解。

「如果你有糖尿病三年或四年了,可以在手術後幾星期內就進入緩解狀態,但如果有糖尿病已經十年,復元的時間會比較長,也可能無法復元,」為約翰主刀的德國減重手術學會理事長魯道夫.韋納醫師說。「但是患者會更長壽,生活品質更好,不用服藥,也沒有併發症。」

二○一六年,有超過四十五家的醫療機構為中度到重度肥胖症和糖尿病患者接受減重手術背書。

*約翰要求不披露其姓氏。

雙效藥品

將兩種糖尿病藥物合併在一片藥錠裏的做法日益普遍。能否取得某種特定藥物因國家不同而有別,但已有許多糖尿病合併藥物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澳洲、紐西蘭廣泛使用。這項趨勢讓患者每次吞服的藥片數量減少,因此更容易遵從醫囑。

「他們最後可能會服用三種不同的糖尿病藥物,」勞倫斯說, 「而且還沒把他們之後可能會服用降血壓和降膽固醇的藥物考慮進去。」

作用機制二合一療法迅速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標準療法。 最近一項國際研究顯示,多達百分之四十三的患者正在服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糖尿病藥物。雙效藥可能有助於糖尿病患者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一些著名的研究顯示,只要能減少患者必須服用的藥物數量, 就能提高他們恪遵醫囑的程度,」勞倫斯說。

針對第一型糖尿病

人工胰臟

所謂人工胰臟指的是一種「混合—封閉迴路」系統設備,能模擬健康胰臟控制血糖的功能。整套系統包含三個部分:置於皮下的感測器,能持續監測血糖;筆記型電腦或智慧型手機,能接收感測器傳來的資訊,經過一連串的運算後預測血糖值,並下指令給幫浦;幫浦把人體所需的胰島素輸送到皮下組 織。這個連續迴路運作過程毋須人力介入。

人工胰臟「根據患者的血糖值」釋出適量胰島素。

作用機制

四十四歲的法國人安東尼.圖德拉要參加越野自行車賽時,再也不必擔心劇烈運動會導致血糖過低了。自二○一七年以來,他隨身攜帶一款名為Diabeloop DBLG1系統的試驗性人工胰臟,每五分鐘會幫他測量一次血糖值,並讓血糖持續維持在目標值內。

每當圖德拉打算鍛鍊身體或吃東西,便將資料輸入手機裏的Diabeloop介面系統,接下來人工胰臟會依此調節胰島素劑量。這套設備還會定時檢查他的血糖值,所以就算圖德拉計算的數字過高或過低,系統也能自行調整,讓血糖值保持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我可以立即攝取糖分,十五分鐘後,血糖值就沒問題了,」七歲時便診斷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圖德拉說。

使用人工胰臟之前,圖德拉血糖值的達標率只有三至四成。他的糖化血色素值徘徊在百分之十一到十二之間(編按:一般人的糖化血色素約百分之五點七,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最好能控制在百分之七以下),而且經常出現低血糖。

安裝人工胰臟後,圖德拉的血糖值達標率是百分之七十六。他的糖化血色素值下降到百分之七點五, 而且沒再出現過低血糖,原因就是這套裝置讓他的血糖值保持在可控制的範圍內。

「有了這台機器後,我感受到自由,可以像沒有糖尿病那樣地生活,」 圖德拉說 。「但你必須信賴這個裝置。幾十年來你已經習慣必須自己控制這個病;自己負責。而突然之間,改由這個裝置負責了。你必須放手,但那可不容易。」

類似圖德拉所使用的試驗性人工胰臟系統目前還買不到,但情況可能即將改變。Diabeloop正準備讓DBLG1系統上市,或許不久的將來便可在市面上販售。

「胰島素幫浦沒有智能,只根據內分泌學家研發的程式釋出胰島素,」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醫院中心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皮耶—伊夫. 班哈穆說;他也是Diabeloop醫療開發小組的成員。「Diabeloop研發的DBLG1系統則完全不同,釋出的胰島素劑量隨時因應患者的血糖讀數而調整。」

截至目前為止,所有臨床試驗都是在第一型糖尿病成人患者的身上進行,但下一個試驗的研究對象將是兒童與青少年患者。最終目標是降低所有第一型患者的低血糖風險。

移植胰島細胞

胰臟的胰島細胞負責製造胰島素,這些細胞一旦死亡,就會導致第一型糖尿病。那麼,移植健康的新胰島細胞有用能解決問題嗎? 在許多國家都可移植胰島細胞, 包括加拿大、澳洲、香港、英國等歐洲國家。

胰島細胞移植可預防因未察覺的低血糖陷入昏迷,導致猝死。

作用機制

胰島細胞移植並非人人適用。

「唯有在患者接受過適當的常規治療後,才會考慮為他們做胰島移植,」牛津大學胰島移植計畫主任保羅.詹森教授說。「他們必須是用過當代最好的胰島素和胰島素幫浦治療過後,仍然會因低血糖而昏迷的患者。」

與移植整個胰臟相比,胰島細胞移植的侵入性要小得多。胰島細胞通常是經由門靜脈注射到肝臟, 然後開始在肝臟發揮跟在胰臟裏一樣的作用。

「 這不算大手術,」 詹森說 。「 進行的方式有點像打靜脈點滴。英國幾乎所有胰島移植都是在X光科完成的,患者保持清醒,但需要在肝臟注射局部麻醉劑和一些鎮靜劑。」

大多數患者需要連續做兩次胰島細胞移植,以確保手術成效以及胰島細胞存活下來。 (這些細胞可以存活多年,但往往只運作三到五年 。) 接受胰島細胞移植的患者必須終身服用抗排斥藥物(免疫抑制劑)。

許多接受移植的患者得以停止注射胰島素一段時間: 最近有研究讓四十八名血糖極難控制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導致接二連三出現危及性命的低血糖)移植胰島細胞,一年後有百分之五十二的患者在未注射胰島素的情況下仍舊維持健康的血糖濃度。詹森說:「即使需注射一些胰島素,從防範未能察覺的低血 糖導致猝死的角度來看,胰島移植可以挽救生命,還有助於預防高血糖引起的失明、腎衰竭和心臟病等併發症,改善患者的生活。」

(CRD2019-4-28)

心動不如行動 — 馬上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