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 istock

Photos: istock


了解肝炎類型:病毒性肝炎依肇因的病毒不同,可區分為A、B、C、D、E五型,但全都具有傳染性,而且會引發倦怠感、噁心、發燒、腹痛、皮膚和眼白泛黃。有的慢性肝炎可能導致永久性肝臟瘢痕、肝癌,甚至需要換肝。
幸好,感染肝炎的整體機率相當低。A型肝炎(主要經由遭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傳染)只會小規模爆發,而D型肝炎(B型肝炎的併發症)和E型肝炎(普遍經由汙水傳染)在已開發國家並不常見。基本上,大多數肝炎病例都是B型和C型,台灣B肝盛行率為15~20%,推估約有235萬人帶原;而C肝盛行率為2~6%,約有40至60萬人感染。 n B肝病毒存在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若與多重性伴侶有過不安全的性行為、注射毒品,或與被感染者共用牙刷、刮鬍刀、指甲剪,感染的機率便會高於平均值。
成年後才感染B型肝炎者,有95%的機率不需藥物治療,免疫系統便能戰勝B肝。但兒童(大多是在生產時感染)一般則會終身帶原。
B肝病毒株在導致併發症之前,未必會有症狀出現,而長期帶原者約有25%的機率會出現併發症。因此,大多數國家的衞生主管機關建議孩童一出生便接種疫苗,而兒童時期沒有接種過疫苗的高危險羣成人,也應接種。
C型肝炎主要是經由血液傳染。曾經從靜脈注射藥物、與他人共用個人衞生用品,或在1990年代之前接受過輸血的人(1990年代才發展出篩檢技術),感染風險較高。目前C肝尚無疫苗,而且C肝症狀通常要等到肝臟已嚴重受損才會出現。C肝不藥而癒的機率只有25%,不過葡萄牙肝臟專家海倫娜.考泰士-品托博士說,目前已有新藥可用,治癒率是90~97%。
「世界衞生組織的目標是在2030年以前,讓B肝和C肝不再是公共衞生的威脅,」考泰士-品托說。在疫苗接種日益普及、新藥業已問世、人們普遍意識到感染危機之際,這個目標合理可行。

心動不如行動 — 馬上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