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with objects around her head, photographed by Claire Benoist on March 24th, 2014
PHOTO: Claire Benoist

最近我在一場演講中聽到杜伯納說:「我也希望自己有放諸四海皆準的萬能解答,走進任何場子都可以說:『只要做到我說的這五件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然而,他雖沒有萬能解答,卻跟聽眾分享了幾則小故事;他說這些故事教會他和合作撰書的經濟學家李維特如何換個角度看世界。

杜伯納學到的是,遇到問題時必須運用「蘋果橘子思考術」(兩人合著的新書)。所謂「蘋果橘子思考術」,就是懂得觀察問題、定義問題,並把問題的各個環節放在上下脈絡中重新思考;然後拋棄所有成見,唯獨堅信「事出必有因」;同時也不接受搪塞的答案,而是對自己說:「我現在不知道,但一定會找出來。」

三催四請不管用,直接吸睛更有效!

杜伯納藉醫護人員洗手的習慣說明其論點。要是問一屋子的人如廁後是否會洗手,大多數人會說謊。原因何在?「大家只是迎合發問的人罷了,」杜伯納說,「自主報告的資訊常會騙人。」

他舉澳洲一家醫院為例。詢問院內醫護人員,百分之七十三的人聲稱接觸病人前會先洗手,但若從旁觀察,其實只有百分之九真的做到。

場景來到洛杉磯的熙達西奈醫學中心。院方為了提高醫生的洗手率,什麼法子都試過。寫備忘錄嚴正警告,效果不彰;祭出利誘手段,看到醫生洗手就送星巴克禮券,這招雖然有點成效,但還達不到院方預期的目標。後來院內有位流行病學家靈機一動,想到無厘頭的解決之道。一次午餐會議結束後,她請在座每個人(權威醫生占大多數)分別將手放進經過殺菌的培養皿,接著把沾上掌紋的培養皿送到實驗室檢驗分析,並公佈哪一盤細菌出自哪位醫生。洗手推廣活動的成員與電腦部門合作,將滋生最多細菌的樣本拍照,製成螢幕保護程式安裝在全院上下的電腦裏。杜伯納說:「洗手率幾乎一夕之間飆升到逼近百分百。」因為這個方法很成功,其他醫療院所紛紛索取細菌照片,希望如法炮製。

杜伯納從中學到:「人類行為難以改變的程度遠超過想像。」想讓眾人改變習慣,勢必得先改變環境。

小動作,新思維!

杜伯納認為,二○○一年大胃王冠軍小林尊也是另類思考的高手。當年小林尊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參加吃熱狗大賽,為了吃得更快,把過程作細部拆解:先將熱狗和麵包分開,再把熱狗折半,方便迅速吞嚥;接著將麵包浸入摻了少許油的溫水,壓成球狀,加快吞嚥的速度;吃的時候還一邊上下跳動。

小林把吃熱狗的過程細部拆解,同時也重新將「吃」定義為一種比賽,而不是單純的日常活動。結果他打破紀錄,在十二分鐘內吃下五十個熱狗麵包,是上屆冠軍的兩倍數量。他奪冠的祕訣在於瞭解大胃王比賽的本質,懂得設定自己想要的目標,而非只求超越過去參賽者的成績。其實吃下二十六個熱狗就能刷新紀錄,但他懂得另類思考,最後吃下五十個,一戰成名天下知。

PHOTO: Claire Benoist

不是壞事,就值得一試!

杜伯納表示,小林的超高速飲食法也適用於人生其他範疇。遇到問題時,先把問題細部分解成最基本的環節,從各個角度加以分析,即使非常另類的角度也不放過。只可惜一般人與大多數企業都做不到這點,只懂得線性思考:先花半年時間試驗某個點子,如果不管用,再嘗試另一個,如是又是半年過去。

「如果有實驗精神,應該找來一百個人,給他們六個小時想出最好的點子;再針對這一百個點子捨棄九十個最差的,留下十個可行、負擔得起、又合法的,然後在隨機的情況下同時進行測試。」杜伯納說,這樣說不定就能找到奇招。

心動不如行動 — 馬上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