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ion: Kate Traynor
你我身邊都有這樣的人,而且可能不止一個——他們成天散播大量負面訊息,污染旁人的情緒。對這些仰望夜空,只見夜黑不見月的人,我們怎麼辦?

聽一個習慣性抱怨的人滔滔不絕講述任何一件事,都會讓人備感壓力,如果不知如何讓對方減少負面情緒,那更是如此。但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對方減少抱怨又不覺得被冒犯──即使可能引火燒身,也不妨一試。

人為什麼會抱怨

就連最和善體貼的人也會抱怨。研究發現,不分性別和年齡,一般人每天表達不滿大約15到30次。

美國克萊門森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蘋.科瓦斯基是研究抱怨的先驅之一,她指出:「不同族群間有質的差異,而無量的差異。舉例來說, 70多歲的人和30多歲的人抱怨的內容也許不同,但我認為抱怨量沒有差異──只是兩者抱怨的事情不同而已。」

Illustration by Kate Traynor

抱怨的影響未必都是負面的。有些人抱怨是為了獲得某種結果,例如受夠了伴侶每天都很晚才回家吃飯;有些人抱怨則是為了開啟話題,或是和不熟的人拉近距離。荻恩.吉立安是通過認證的訓練師,在美國紐約市非暴力溝通中心服務,開課教人如何應對慣性抱怨者。她說:「假設天氣不好,你跟鄰居或在街上偶遇的人說起天氣糟糕,沒有人會不認同。這種事大家很容易達成共識。」

許多人也會以抱怨的方式對別人傾訴心事,希望如此深化彼此的關係。

科瓦斯基說聽者「會覺得:『哇,這個人這麼信任我,連這樣的事都願意和我分享!』知道別人信任你到願意掏心掏肺,心裡會覺得很溫暖。」

當抱怨成為習慣

經常抱怨的人往往不自知。當抱怨變成預設反應,有可能讓周遭的人感到心煩。

魯特.範霍文是荷蘭鹿特丹伊拉斯謨斯大學的榮譽教授,曾開課教授什麼樣的社會條件使人類快樂,他指出:「慣性抱怨的理由因人而異。有些人是深度的自我辯解,也有些人只是一種浮面的談話方式。」

珍妮絲.荷莉.布斯多年來一直忍受著母親絮絮叨叨地抱怨自己這裡不適那裡不適。布斯覺得母親過度的抱怨破壞了兩人談話的品質,最後她終於開口。

「我說:『媽,我知道你可能沒發現,但你每次說話的前20或30分鐘都在抱怨自己的感受。你要知道,沒人願意聽這些。』她不承認⋯⋯於是我說:『那我們以後來計時。』

「每次我們坐下來聊天,我就拿出記事本,當她開始大肆抱怨自己的泌尿道感染和背痛,便會看到我在動筆,接著就有所警覺,停止抱怨。後來她真的努力想改變。」

有些人在有意或無意間把抱怨變成了生活模式,不僅抱怨已存在的問題,還會抱怨可能出狀況的事。這可能是一種吸引注意力的技巧,也可能是推卸責任的方式。

巴黎心理學家與心理治療師學院的社會心理學教授查爾斯.馬丁—克倫說:「碰到問題時,他們會說:『老是這樣。』我們說所有的事情都會出錯,其實是一種策略,來幫助我們規避真正失敗時產生的情緒。」

有些人則是有意識地經常抱怨,不論別人對於他們強調的問題提出任何處理方法,他們通常都不滿意。

科瓦斯基說:「如果是拒絕幫助的抱怨者,我不會提供對方尚未想過的解決方法。這類人只是想引起注意,就算是負面的關註也行。」

慣性抱怨者常反復講述同樣的事,一次又一次就同樣的問題發牢騷。

吉立安說:「這表示他們也需要有人傾聽。人類就是會做這種違反直覺的事:當我們需要被人傾聽,便會重複自己的話,越講越大聲,有時語氣變得比較強烈。這些做法通常不會成功,但似乎已植入我們腦中,或是後天透過文化習得,至少在西方國家是如此。」

抱怨對健康的危害

慣性抱怨者可能較悲觀,有研究顯示,悲觀的人可能較易罹患心臟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但慣性抱怨對於健康的影響,通常在不得不聽的人身上更為顯著。被迫聽一連串的負面訊息讓人感受到壓力,時日一久,這種疲勞轟炸會影響腦部攸關記憶和學習的區域。

研究慢性壓力影響的史丹佛大學神經學教授羅伯.沙波斯基說:「日常的壓力源確實會傷害海馬迴的功能。一個人若承受六小時的壓力或壓力荷爾蒙,海馬迴吸收的葡萄糖或氧氣便會低於正常值,學習效果也會降低。」

有效策略

意識到自己太常抱怨,想要改掉這種習慣時,可以設法多留意自己愛抱怨的傾向,慢慢減少。若是要讓別人改掉抱怨的習慣,為自己減壓,雖然比較困難,但還是有方法。

轉移話題:有些抱怨的人聽到感興趣的事情時,很容易改變話題,因此可以試著改變談話的方向。好比對方正在抱怨電話公司,我們可以提起最近意外接到一名老友來電;如果同事在抱怨老闆,可以問他有沒有聽說公司來了新員工。

科瓦斯基說:「問題出在欠缺自覺──有些人只是無意識地訴苦,這時轉移注意力很有用。你用這個方法要堅持,不要只試一次⋯⋯將對方帶離當下的焦點。」

總結抱怨的內容:如果抱怨者一直重複同樣的話語,只要證明我們聽進去了,對方可能就會打住,原因在於他們只是想要獲得關註和理解。

吉立安建議:「你可以說:『我發現你現在說的話跟幾分鐘前說過的一樣──我向你匯報一下到目前為止我所聽到的內容,好嗎?這樣你就知道我已經瞭解了?』」

使用這項技巧時要以「我」開頭──說「我聽到你說的話了」,而不是以「你」開頭──好比說「你一直在重複」。這樣代表我們有興趣瞭解對方抱怨的內容,而不是只想叫對方閉嘴。

用我們的話複述一次後,詢問是否抓到了重點。如此能促使對話向前進展,討論背後的潛在含義或可能的解決方法,而不是一次又一次聽同樣的話。

鼓勵對方採取行動:當有人對我們訴說最近遇到的問題,可以問問對方,為了改善問題已經做過什麼。抱怨的談話鮮少朝此方向發展,這麼一問可能會讓對方立刻停止怨氣沖天的叨唸。

科瓦斯基說:「對慣性抱怨者而言,重點通常不在找出解決方法,他們其實只是想一直說,一直抱怨。如果你打破這個模式,問對方:『為瞭解決問題你做了什麼?』措手不及之餘,對方通常就會停止抱怨。這麼做確實是在質問對方,但不是指出『你老是在抱怨』,而是用『請告訴我,你做了什麼』迫使對方思考。」

坦言自己的需求:如果手邊有事在忙,告訴抱怨者談話必須就此打住。例如手頭有重要的工作必須在期限內完成,碰巧同事在旁邊吐苦水,可以禮貌地告退,去做自己的事。

想對抱怨者敬而遠之,不一定都要以急件工作為具體藉口。也可以坦言需要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尤其是面對已多次抱怨的人。

吉立安建議「採取我們所謂的『誠實表達法』,表達你的觀察、感覺、需要和請求。好比說:『我聽到你說[鄰居那麼刁蠻]讓你真的很生氣,而我聽你提起這件事起碼十次了,真的讓我感到心煩又不知如何是好。[我說過很多次了,我也不喜歡那個鄰居,]但我希望瞭解你到底想要什麼?怎樣做才能讓你覺得好過一點,心平氣和下來?⋯⋯我這麼說,是因為我真的希望我們相處時是愉快的。』」

敞開心扉:當親近的人(例如伴侶、手足、好友)不停抱怨給你造成壓力,也許就該開誠布公面對問題了。如果壓抑這種感受,任抱怨繼續下去,最後可能對抱怨者越來越反感,甚至開始避不見面。與其如此不如委婉地提出來。

科瓦斯基說:「將你所受到的影響說給對方,但不要指責對方。你要表達的是你注意到對方的什麼行為了,以『我』為出發點,而不是強調『你做了這件或那件不好的事。』」

和抱怨者討論時,盡量避免使用「抱怨」一詞:「『抱怨』這個字眼有太多含義,帶有負面的暗示。我會說:『這半年或兩年來你的不滿似乎多了不少,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如何能減少你的不滿?』因為『不滿』比較沒有那麼多弦外之音。」

布斯坦誠和母親討論她無止盡的抱怨後,母女關係更親了。母親明白了自己抱怨太多,布斯因而得到她想要的(讓母親減少抱怨),母親也得到自己想要的(母女的談話品質更好了)。

布斯說:「現在我們通電話時,她抱怨病痛大約只有60秒,而不是20分鐘,然後我們就繼續聊別的。我很佩服她能刻意改變行為。」


(202008-94-100)

心動不如行動 — 馬上註冊!